
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来给大家解释,各位应该都听过机会成本这个概念,那么现在请各位想象一下,如果今天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机会成本,他脑袋里是没有机会成本这个管理会计的思维概念。那么,你跟他,两个人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看问题的角度跟眼光,你们思考的深度和层次,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这时候,那个脑袋里不知道什么叫机会成本的人,现在来问你,说“诶,朋友,你看问题怎么眼光这么独到啊,你想到的东西,我都想不到,是不是因为我读书太少了呀?”“诶,朋友,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书,让我也学习学习。”
那这个时候,请问你要给他推荐什么书?
机会成本是一个概念,是一种思维模式,这其实不需要特意去看哪一本书。而且,老实讲,你要向一个人解释什么叫机会成本,你觉得你要花多少时间可以讲到让他懂,其实如果光是介绍概念,三五分钟吧,就可以让一个人从“不知道什么是机会成本”到“噢~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就可以造成这样的变化。而三五分钟之后,这个人脑袋里的思维方式就开始多了一样,他就知道,如何使用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于是,三五分钟之前的他跟三五分钟之后的他就此就不再是同一个人了,因为他的脑袋里开始有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而对我们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增长,其实是一种速度最快,幅度最大,最有效益的成长方式。想想我们小时候,背课文,背《过秦论》、《出师表》,这种成长是一种信息上的增长,你的脑袋里塞进了很多的信息,可是信息的增长的速度是很慢的。背了十篇古文,并不代表你的文学素养上有多大程度的提升。
可是,思维方式的增长,速度很快,你看我们刚刚讲的机会成本,像这种概念,脑子里具备的人跟不具备的人,他们思考起问题来,像是两个不同星球上的人。可是,你要让一个脑子里不具备这个概念的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机会成本,什么叫边际贡献,你要让没有这些概念的人有概念,其实就像刚刚上面描述的一样,不过就是三五分钟的事。
所以,我们之所以要讲管理会计、讲CMA,是因为我们常常会被问到类似的问题。人家会问,“杨老师啊,听你讲话好有意思啊,你的见解好独到啊,可以跟你要个书单吗?你平时都看什么书啊,可不可以介绍一下。”

我在被这样问的时候,心中都会有点小小的尴尬,尴尬在于,我们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有那么几本书我看过你没看过,而是在于有些思维方式你不具备,而这些思维方式,从无到有,很简单的,用不着去看那些大部头的着作。我们就想,如果有个课程,如果能够把这些管理会计的思维,分门别类的集合在一起,目的就是让那些原本缺乏这些思维方式的人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将思想武装起来,这样,岂不是挺方便的吗?

学习最重要的,不在于你买了多少书,报了多少课程,而在于你对待知识的态度以及你学习的方式。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仁和会计官方网站详细了解,咨询电话:400-168-8684 QQ:177948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