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带大家分析三组数据,看看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兰海预测的未来。第一组是20和47%。也就是说现在的工作20年之后有47%会消失,将近一半的人会失业。第二组是20和65%。20年以后可能有65%的工作岗位是现在的我们所不知道的。第三组是45%和55%。是指每个人进入职场工作的时候,实际上使用到或者被评价的综合能力当中,只有45%源自学校学习的、可以用标准化方法测试出来的结果;而剩下的55%是我们身上所拥有的其他的基础能力,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那么,面对世界的千变万化,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在20年后依旧保持竞争力?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总是想一探究竟,这便是科学界常说的科学精神。可是,这种能力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吗?“别乱问”、“别乱动”,类似这样的话你有没有和孩子说过?如果有,这很可能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杀手”。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张侃强调:当下所推进的早期家庭教育,并不是说让家长早早地赶着教孩子数数、认字,而是希望父母早点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果总是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就早早将各种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们,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养,兴趣很容易被磨灭。等孩子长大后,可能最讨厌的就是学习,也讨厌接触新的东西,真的变成了“厌”。这样的孩子在未知和变化的世界中也可能会最早被淘汰。
孔子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再看这句话,“学而不厌”也是建立在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为什么不厌倦?因为孩子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才能够想要去探索,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到良好的反馈,从而更加主动地再往更深层次探索。和孩子所学的知识相比,这种对事物产生兴趣的能力,才能和20年后的未来衔接起来,才是保证孩子在巨变中仍有不断的探索精神,依然具备竞争力的核心素养。

《游戏力》作者劳伦斯·科恩认为,让人最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够创造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人。未来究竟会怎么样,现在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而生命中所有的活动,最重要的莫过于创新了,还有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能够灵活应对的能力。因此,相对于了解孩子在学校是否听话、成绩如何,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是否具有创新、创造力。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其创造的巨大动力。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发明。保有好奇心的孩子创造力一定不差。奇思异想是孩子创造思维的源泉。“五彩树”、“蓝太阳”并不是胡闹,也不是瞎想,这是孩子独特思维的体现。正是拥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才激发了孩子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只有创造力才能让人超越机器人。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孩子以创新的观点和态度解决问题、适应未来的生活。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是许多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拥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孩子,对自己会有一定的认识:我想要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想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应该怎么做?未来遥不可及,或许我们如今学习的很多知识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被淘汰。面对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家长们应该培养孩子坚强的内心,以及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能力,还包括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成长的能力,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等。世界瞬息万变,但是孩子们也能用更积极的方式来应对每一次意外,顺应变化,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学习能力强的人在未来必定有一席立足之地。也就是说,现在拥有强学习能力的孩子,才能在未来更有竞争力,才能对社会有贡献,对世界有态度。总而言之,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心智、独特的创造力、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完善的人格。除此之外,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的孩子等,都将会在20年后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核心。父母要帮助孩子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未来,帮助孩子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家长们只能不断优化自己,让父母这个角色扮演的越来越好。让自己在和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给孩子最好的爱、最理智的爱。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韦博英语教育官方网站详细了解,咨询电话:400-168-8684 QQ:177948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