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备考时容易混淆的概念有哪些?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为11月3日,备考时间不多了,考试知识点比较琐碎,考生们要注意识别概念,为方便考生记忆容易混淆的概念,优路教师资格证频道整理出十对相似概念,希望能帮助考生们尽快掌握的这些常考知识点。
掌握相似概念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识别概念定义和牢记区别。概念的定义是概念有别于其他概念的本质,而概念间的区别,更有利于在不同情境下快速做出有效的判断,做好这两步,就能轻松分辨这3对相似概念。
1、教育方针VS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更具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包括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总要求,规定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要求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区别:教育目的包括“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包括“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培养途径。实际上教育目的是包含于教育方针之中的。
2、课程计划VS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区别:课程计划强调的是由国家部门制定的,它的作用是指导和规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而课程标准又名教学大纲,强调是针对每门学科制定的,它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
3、形式教育VS实质教育
形式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这是无关紧要的。
实质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区别:连个学派所探讨的智力,就是一般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二者的区别在于形式教育重能力,轻知识;实质教育重知识,轻能力。
更多关于资格考试类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优路教育官方网站详细了解,咨询电话:400-168-8684 QQ:1779487890